7月8日,在宁波市水利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史俊伟,奉化区政府副区长傅岳炳等领导的见证下,横山水库管理局与太平洋产险奉化支公司签署了宁波市奉化区横山水库防洪超蓄救助保险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横山水库每年累计将获得高达250万元的超蓄风险保障。宁波市大中型水库防洪超蓄救助保险是宁波市水利局联合太平洋产险宁波分公司首创开发的水库超蓄救助类创新保险,并于今年4月获批宁波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期3年的创新立项保护。至此,横山水库成为了全国首个试水利用保险创新超蓄救助管理的大中型水库。
大灾频发,政府救助压力与日俱增
水库防洪拦蓄是汛期水库防洪调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我国历史原因,界限不明以及上游移民不彻底的水库不在少数,一旦调洪拦蓄将无法避免造成库区上游百姓财产的淹没损失。根据浙江省水利厅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全省各类水库共计4318座,其中大型34座,中型160座。自建库以来,省内大中型水库发生超征地水位以上淹没共216次,淹没农田10.16万亩,735户农房受损,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宁波又地处浙江沿海一带,较其他地区受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情况更为严峻,以本次试点的横山水库为例,自2007年以来,发生超蓄淹没损失共4次,淹没农作物面积累计1500余亩、农田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500万元。
过去超蓄淹没造成的经济损失都由政府全额“买单”,同时相关灾中抢险和善后工作也由政府完成,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救济救灾压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洪泛区水灾经济损失与灾后重建费用持续攀升,水库防洪面临越来越“淹不得、淹不起”的窘境。
矛盾导向,创新保险补齐防洪短板
为化解水库防洪与库区淹没、防洪超蓄与开闸泄洪、淹没损失与经济补偿等多重矛盾,作为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宁波市水利局将创新保险补齐防洪短板列为重大研究课题,联合太平洋产险宁波分公司以矛盾为导向创新设计形成全国首创的大中型水库防洪超蓄救助保险。本创新保险采用指数化方案设计,重点参考水库历史损失数据,一库一案建立历史超蓄水位变化与上游淹没损失情况之间特有的函数模型,以权威公正的水库水位线数据作为理赔依据,只要水位线上涨超过保单载明的赔偿触发条件,参保水库即可秒获赔款。
此外,保险公司还将按照灾前早准备、灾中快赔付、灾后助分配的服务原则,提供汛前风险提示、进行科学损失评估、协助赔款据实分配等诸多配套服务。
注重实效,创新保险普惠百姓民生
开展宁波市大中型水库防洪超蓄保险试点工作,可由过去完成库区灾后重建依赖政府救助转变为通过市场化行为转移风险,提高政府救灾救济行政效率,平滑政府财政支出,杜绝廉政风险,是“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的一次开拓性尝试。同时还可发挥保险“润滑剂”作用,化解水库防洪与淹没矛盾,改善目前政府补助资金到位较慢的现状,充分保障洪泛区受灾百姓能够迅速抢险救灾、重建家园。
横山水库作为全国首个利用保险创新超蓄救助的大中型水库,将充分利用其先行试点优势,不断优化完善试点方案内容,发挥首创示范效应,由“横山模式”的成功经验,复制推广至宁波全域大中型水库,打造防洪超蓄救助保险的“宁波范本”,为全省乃至全国防洪防灾救助提供参考范例。